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category archive for the ‘Movies’ category.

良久未有機會欣賞一齣教人如此印象深刻的電影!

在報章上得知琦溫斯莉獲奧斯卡提名,才留意到這對鐵達尼金童玉女相隔十數年後的再度合作。今天,故事情節已不是當年那種轟動一時的偉大商業愛情片,而是一齣將殘酷現實放諸觀眾眼前的小品。

當女主角似乎能夠拋開現實鉫鎖,勇往直前地攡抱理想,一切安排就是浪漫得近乎完美,那份「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瀟灑更是教人嚮往。離開戲院時,筆者亦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

日出而作,夜深仍未息。我們如此辛勞,為的是甚麼呢?

電影最終的悲劇收場固然教人惋惜,但筆者相信電影中的男女主角縱使能成功擺脫當前的現實生活遠走高飛,亦難以確切地實踐理想,其中最大的問題是:他們根本還未知道自己要實踐怎麼樣的理想!事實上,男女主角當時決定出走,其實就是逃避現實!

要好好地幹一番自己的理想事業,當然是大部份人心目中的夢想。年輕人相信轟轟烈烈的革命,以激進的改變為生活帶來希望。年紀愈大,對這種浪漫革命的冀盼亦不復當年的熱情,由此對現實的不斷妥協亦漸漸地令人意志消沉。

人生浮於世,營營役役,要在庸碌的大半生中實現理想的確並非易事。但樂觀點向前看,我們何不把握現在的機會,在努力工作以支持現實生活的同時,好好裝備自己的軟硬件,好讓自己日後在條件成熟之際能夠得心應手地開展自己的理想事業。

上星期二,筆者滿以為喬治布殊的半自傳式電影《W》(港譯為《殊不簡單》)為電影節獨家放映的影片,殊不知道影片原來是英皇於海外注資的巨作,監製乃港人相當熟悉的章小惠,而影片被安排於電影節播放,實為精心安排的首映禮。影院內的最佳位置均被預留給首映禮的嘉賓,各位於電影節前趕忙「撲飛」的小觀眾(包括筆者在內)則被「放逐」到餘下不足一半的不利位置。

電影原定於九時半開始,歷時約兩小時。可是,電影出品人、監製、導演等尊貴嘉賓遲遲不肯入場,令場內觀眾等得不耐煩。筆者當晚亦歸心似箭,故此亦難以壓抑心中的極度焦躁,不禁跟隨場內觀眾以規律性拍掌來鼓噪,工作人員有見及此亦趕忙出來解釋,嘗試安撫觀眾的情緒。

結果,我們等了十五分鐘。

也罷!誰叫這套《殊不簡單》亦的確殊不簡單!布殊八年來的政績令世人認識何謂「一無是處」,但電影以幽默的手法帶出布殊心理上的絕望困局,為劣評如潮的總統生涯提供一個相當有趣的解說。

昨晚,筆者到文化中心觀看《東邪西毒終極版》。從港島東跑至尖沙咀,再在尖沙咀街頭狂奔,終於原定開場時間後五分鐘抵達會場,再以極速爬上四層樓梯,進入光芒四射的大劇院。

場內光線充足,因為主辦機構要等筆者進場休息片刻後才正式開始播放電影。

原來大家還要等王家衛、林青霞、梁朝偉等導演和巨星進場。

筆者就在場內呆呆地休息達半小時之久!最後,筆者亦只得遺憾地提早離場,以趕及到銅鑼灣觀賞九時半上映的另一場次。

國際電影節!倒也算是一個地區性以至國際性的藝術節目,大會竟然容許(甚至縱容)電影人對觀眾如此的不尊重,究竟是在推廣怎麼樣的香港電影文化呢?

當「波兒」已成為朋輩間的話題後,筆者早前亦到戲院湊熱鬧,好好欣賞這齣口碑甚佳的兒童電影。

這的確是不折不扣的一齣一級兒童片,內容實在天真無邪得令人難以置信。

假如我們要將五歲孩童間的情誼歸納為海誓天盟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的現實版發展可能就會演變成爾冬陞的《早熟》。筆者並非悲觀地否定天長地久的愛情存在於現實世界的可能性,但我們斷不可能忽視現實生活中各種生活問題對兩人或兩名孩童間感情上的衝擊。

當電影完結時,筆者相信大部份香港成年人觀眾都會為波兒變成正常人類的將來感到好奇。我們姑且不要一步到位地討論兩名孩童長大後變心的可能性,但男童母親自此要獨力照顧兩名孩童就肯定相當吃力,而兩名孩童亦要學習適應波兒失去魔法後的生活,當中亦少不免一點孩子氣的磨擦,而波兒亦可能會掛念海中的家人,這些基於現實的考慮似乎是電影刻意不放在觀眾眼前的掃興環節。

或許我們想得太多,但那很傻很天真的年代實在離我們太遠了!

上星期,筆者在難得的工餘時看了一齣好幾年前的電影,叫《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講述二百多年前一名英國國會議員如何堅毅不屈地花上數十年去推翻奴隸制度。

政治史一直是筆者最感興趣的科目之一,而這部電影令本人最感震撼的就是其故事本身。兩名名校畢業的小伙子廿多歲便當上國會議員,其中一名(William Pitt)更當上首相,令筆者不禁猜想他們是否就是法國大革命時代裡大英帝國的奧巴馬。電影中各人的眼神和對話均能表現出政治的魔力,其中的英式幽默亦令國際視野狹窄的筆者大感欣慰。故事主角William Wilberforce排除萬難,力倡廢除奴隸制,在議會中滔滔雄辯,亦不忘在貴族社會中推動反奴教育,絕對是本地政客議政的大好教材。

筆者由此想起去年看過的另一齣電影 – Charlie Wilson’s War《韋氏風雲》。此片的中文譯名固然比《奇異恩典》更為不倫不類,故事內容亦充斥著大美國主義。電影製作人似乎嘗試極具野心地說明美國人每次對外征戰都為著良好意願卻又總是留下無法收拾的爛攤子,暗諷布殊政府的伊戰策略,但情節舖排似乎有點兒戲,令故事的說服力大減。

政治,乃眾人之事。要在眾人紛紜之見中找出平衡,自當要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原則下進行辯論,交換雙方理據。今天我們看奴隸制,當然認為道理總應站在反對派那一邊。或許,數百年後,同性婚姻亦能為世人所接受,今天我們所提及的傳統家庭價值屆時業已變質,所謂的正邪對錯又怎可能是區區一個黃成智或是梁美芬可以為市民定奪,但我們又總不能因此而硬把他們打成出賣選民利益的惡棍吧!(在此,筆者不得不提及信報練乙諍的論點:破壞傳統家庭價值的並非同志關係,而是兩性婚姻間包二奶、離婚等種種問題!)

當年美國立國之初,一眾州代表在議會中閉關辯論,從而令美國憲法誕生。今日議事堂內一眾政客質素參差,能夠實實在在的議事論事者已經為數甚少,取而代之的只有懂得在鎂光燈下博取市民掌聲吶喊的政客。

將來普選來臨,我們又希望大家選出來的民意代表應具備何等質素呢?

筆者前往紐約途中,於航機中觀看了一套有關當年西雅圖世貿會議外示威的電影,名為《Battle in Seattle》,細緻描述多名示威領袖由計劃到行動,由失控到暴亂,由下牢到獲釋,當中政府官員、示威人群、警察以及無辜市民的心路歷程。

故事中的示威領袖均有著不同的背景和示威訴求,有人要求世貿關注窮國利益,亦有關注全球暖化的聲音,還有愛護動物、關注弱勢社群、公平貿易等不同種類的訴求。示威人士於會議首日包圍會場,令與會人士無法進場,逼使會議流會。西雅圖市長既要維持當初跟示威者和平共處的承諾,又受到多方壓力要求以強硬手段對付阻礙會議進行的示威者,最終容許警方利用胡椒噴霧驅散人群,而事件亦開始摲摲失控。

隨後,示威領袖無法控制部份主張以暴力破壞周遭商戶的示威者,警方鎮壓示烕者時誤傷一名警員的懷孕妻子以致嬰兒流產,警員以暴力發洩多日來的壓力令無辜的和平示威者、記者和路人受襲,會場內發達國家跟發展中國家的分歧無法消弭以致最終會議不歡而散。

筆者回想起零六年十二月於香港舉辦的世貿會議,一眾市民或許只會記得韓國農民如何在駱克道為公平貿易而抗爭,亦可能依俙記得梁國雄怎樣帶領示威者衝擊會場外的圍牆。示威民眾利用激烈的行動引人注目,到頭來亦只能點點滴滴地影響一小部份人,大眾只會膚淺地關心自身的短期利益 (例如示威人群在鬧市中阻街妨礙市民購物消費) ,而富國與窮國之間的紛爭亦斷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完滿的解決。

甚麼公平貿易、全球暖化、貧富懸殊等大小議題,每次都是這樣地一窩蜂的湧出來,卻又是這樣地被當權者一併拖下去。民眾還是這樣地生活,富人還是如此無情地剝削,窮國還是如此絕望地捱下去。難道這就是悲劇既定的情節嗎?我們能夠改變嗎?

筆者進入戲院前,已經看過本地雜誌對《海角七號》的影評,大大降低了當初的期望,故而看罷影片亦未有多大的失望。

正如不少影評所述,電影在本港觀眾眼中最可取之處就是那動聽的音樂,俊男美女主角亦令影片有點看頭。然而,影片節奏車在太慢,箇中情節亦不合情理。

也許不是台灣人,就實在無法體會電影中的感情。

台灣曾被日本管治五十年,日台兩地戰前戰後的關係反而比國共兩岸的關係更要好,香港人對戰時日本的印象就只是殘暴的侵略者,就算對我們的前殖民地宗主國亦沒有這種細水長流的感情。《海角七號》裡延續了六十年的越洋思念,對台灣人來說可能是極嚮往的浪漫,對香港人來說卻是超現實的虛幻。

這可能就是文化差異吧!

台灣,實在是一個相當有趣的華人社區。

對於我們香港人來說,台灣曾經是比內地還要跟我們親近的地方。部份年紀較大的港人更是國民黨的老兵舊部,對台灣自然有著解不開的情意結,但對於我們這些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人而言,至少她們的繁體字可令我們感到份外親切,台灣作家的書亦是多年來港人喜歡的讀物,台灣的國語金曲亦曾伴著我們不同年代的香港人成長。

這麼近,那麼遠。當我們在電視新聞裡看見台灣立法院中的打鬥,還有民進黨成員在抗爭中所表現出來的本土意識和激情,再遇上出生於香港的新任台灣領導人馬英九那種儒雅氣質,總就是摸不著頭腦。在現時五光十色的娛樂界中,台灣女生總是嬌滴滴的性感可愛小妞兒,男生們則總是滿身脂粉的小白臉。這種氣質對於我們來說,既是熟悉,卻又跟我們有點距離。

筆者兩年前到墾丁旅遊,到了一所直播世界盃賽事的餐廳。食店內大部份本地食客都不太留意現場直播的足球賽事,反而投入於餐館內的舞男舞女表演。表演者身穿性感內衣,隨便找些食客出來挑逗,男生被內衣女模捉出來剝光豬,女生則被內褲男模扯出來挑逗,但男女老少均樂在其中毫不尷尬。筆者能在墾丁這陽光與海灘的地方遇上這種地中海式的熱情,也差點忘記這其實也是離我們很近的華語地區。

台灣的墾丁近來成為旅遊熱點,實拜即將在香港上映的電影《海角七號》所賜。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相當簡單的跨時代跨地域愛情故事,但其票房卻為多年來一潭死水的台灣電影創造奇蹟,主要原因為其對日本殖民和台灣本土意識的細緻描述。對台灣本土文化有興趣的香港人可不要錯過這齣電影,說不定能從電影中關於日本殖民的情節中找到我們作為前英國殖民地的點點神韻。

蘇錦樑新官上任,首要任務便是主持淫管諮詢。

諮詢文件出台後,資訊科技界的莫乃光率先指出文件中對網絡世界的過濾規條建議等同網絡界的廿三條,但這疑似廿三條似乎在金融海嘯和施政報告的大環境下都暫時無法取得輿論焦點。不過,筆者要提出的並非上綱上線的廿三條,而是最基本的問題:我們為甚麼要管制?我們要管制甚麼?

近年,淫審處曾多次就市民的投訴作出極具爭議性的裁決,其中包括中大學生報的情色版和藝人裸照事件等。事情之所以能引起軒然大波,乃因社會上保守和自由主義的爭持,亦因為港人在保守壓抑的風氣下所形成的一種病態色情。東方人的性觀念比較保守,而香港人事實上在華語世界中的保守程度似乎特別誇張。可是,當性事愈是社會禁忌,民眾在備受壓抑的社會氣氛下就愈是對這些事情倍感興趣,八卦雜誌亦因而以類近色情而又未曾踩界的方式廣受普羅大眾的歡迎,市民顧不得自相矛盾地邊罵邊看,好不痛快!

李安的《色戒》上映時,不少香港人慕李安之名而至爭相觀賞,但事實上更多觀眾進場只為看看湯唯跟梁朝偉的激烈性交情節,情況就像美國多年前的色情電影《深喉》(Deep Throat) 一樣,票房就在一班假道學的臭罵聲中節節上升。吊詭的是香港似乎已經多年沒有土產脫星的出現,所有願意在華語片鏡頭前裸露的都是舶來貨,證明觀眾 (不分男女) 均對此類電影需求甚殷但社會卻容不下這種角色。

既然事情如此矛盾,我們究竟知道要管甚麼嗎?

有不少學者認為人們往往在受高壓管制的情況下心理不平衡,那麼我們可不是愈管愈淫?到頭來政府要找個大淫管來主持淫審處大局,那大淫管在自我高壓管制下變成心理變態大淫蟲,屆時淫蟲管淫事可不是會愈管愈淫?

愛音樂,亦愛舞蹈,更愛戲劇!歌舞劇就正是這三門藝術的完美結合。

筆者數月前親往倫敦威爾斯親王劇場觀看MAMMA MIA,場內觀眾無不喊破喉嚨拍爛手掌,背後的故事其實簡單得近乎兒戲,但台上演員跟台下觀眾一起配合劇情唱出各首ABBA名曲,其中部份場景亦配以活力十足的集體舞蹈,令全場氣氛極度高漲。筆者離場後的心情仍然保持亢奮,久久未能平復。

近日MAMMA MIA的電影版隆重登場,筆者起初自忖對劇場版的評價過高,因而不敢對電影版心存厚望。上星期,筆者最終抵不住心癢帶著一家人往戲院觀賞電影版,其質素實在教人喜出望外!電影忠於原著,把劇場版的大部份情節予以保留,其中的歌舞部份感染力依然,亦打破傳統劇場的局限將故事中希臘小島的場景完美地表現出來。唯一可惜的就是作為觀眾的筆者在戲院中為免影響附近觀眾無法開懷大笑,更不能跟隨劇中演員高聲歌唱。

筆者首次接觸音樂劇/歌舞劇,可能就是中三歷史科老師的那隻《孤星淚》原裝音樂大碟,隨後筆者傻乎乎的跟隨歷史老師兩夫婦觀看演藝學院的戲劇 (好像是《遇見1841的女孩》),亦從此迷上了載歌載舞的表演方式。及後,筆者以暑期工所賺取的大部份薪水買下一張《西貢小姐》的學生門票,大開眼界。

愚昧的筆者看不懂莫華倫的歌劇,但對十多年前高志森的《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以至近年林一峰的《 一期一會》均能令筆者如痴如醉。若然MAMMA MIA和CATS等大型國際音樂劇能在我們的西九長期上映固然是香港市民的福氣,但筆者相信咱們本地的創作亦有相當不錯的質素,且看近年的本地歌舞劇《喝彩》於短短兩年經已第六度公演 (筆者還未有機會欣賞) 就可知本地創作的賣座潛力實在不容忽視。

有趣的日本電影:《儘管如此我沒做過》

《儘管如此我沒做過》取材自日本的法律個案。金子徹平(加瀨亮飾演)在一班擠迫的列車上被指非禮一名女學生,事件搞大了要交由警察處理,他迅即被戴上手扣並關進拘留所。儘管他在警署錄取口供時多番否認非禮女生,但警察卻始終認定徹平為非禮癡漢。原本只要認罪罸款便可了事,但徹平為求清白不惜堅持到底否認這宗有99.9%機會被控有罪的非禮罪。徹平的母親豐子(甕正子飾演)和其大學好友達雄(山本耕史飾演)為此宗案件四處奔波,最後此宗案件為荒川正義(役所廣司飾演)和新人律師須藤莉子(瀨戶朝香飾演)接手。

日本的法律制度跟香港一樣都是將疑點利益歸於被告,電影劇情吊詭之處正就是表現這種司法制度下為眾人所忽視的詬病,其中法官對檢控方的偏袒情況可能在日本比較嚴重,但很多弊病在本地的司法制度下亦相當普遍。檢察官以定罪成功率為工作指標,把疑犯拉進倉後就要盡力使其入罪以證其拘留的合理性。法庭上控辯雙方也必須拿證據出來對質,但要拿一些有質素的證人證物絕非易事,更要在漫長的司法程序中艱苦抗爭,被告亦要支付巨額才能保釋離開拘留所,可見整個司法程序是富人獨享的遊戲。更可怕的是,司法決定有時並不獨立,往往會被各種包括傳媒輿論等外圍因素影響!林林總總的問題,在近年本港的法律個案中屢見不鮮,但大眾亦通常跟隨傳媒輿論而假定被告有罪,忽視被告的權益。

港人缺乏獨立思考的批判性,往往人云亦云,不明所以卻貿然跟風向被告進行公審,就如早前的魔警事件和女星艷照門事件一樣。

假若你就是事件主角,不論真相如何,你倒也希望別人能公平地用審判自己的標準來審判你。可惜,世界從來都不是公平的,司法制度所代表的平等正義其實都帶有相對性的!

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