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筆者沒有再響應民陣的呼籲於七月一日走上街頭,但仍盡最大努力參加支聯會的六四晚會。

原因?那當然是機會成本的問題啦!在晚會裡坐一會便可扮演「熱血青年」,讓自己感覺良好,反之上街遊行則要冒著中暑的危險耗費上一整個下午,相當無謂!

這個原因似現實得有點無恥,但這現實背後所反映的卻實是泛民領袖所忽視的事實:六四是港人心中的一根刺,但不可能再是泛民的政治資產!

我們參與悼念六四民運慘劇,希望向北京政府表達要求平反六四的訊息,盼望中國的民主進程能健康發展。而從前七一的主要抗爭議題亦是民主發展進程,但焦點則集中於本地的政制發展,近年主題混雜百花齊放,抗爭對象主要為特區政府和一眾當權派人士。

可是,我們的政制發展即使變得如何民主,仍改變不了其先天性的畸形缺陷。試問一個全民普選的特首如何能在討好北京和服務市民兩者間取得平衡呢?前任特首因為過份親北京而盡失民心,現任特首嘗試以甚權術官威處理矛盾但亦不見得如何成功,將來的民選特首要對選民負責,亦同時要面對中南海的政治文化,其工作之艱巨恐怕亦已嚇退不少有心人。

香港的經濟前途如何,我們當然懂得北望神州。我們的政治前景,亦由不得我們獨斷獨行。大家可不要再被基本法裡的花言巧語所蒙騙了!要爭取,就得面向中南海!要抗爭,就得操往中聯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