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category archive for the ‘General’ category.

也許,我應該重新執筆寫點東西了。

曾經雄心壯志的我要每天寫一篇短文,好好苦練自己的寫作能力。三個月後,我便開始捱不住。在那刻板苦悶的工作環境裡,事實上根本難以蘊釀甚麼精闢獨到的見解,單靠每天最多一小時的網上速讀亦無法反嗟成甚麼驚天動地的分析,最後就連文字語句的質素亦江河日下,我不得不停下來好好調整鍛鍊自己的寫作的策略。

就這樣,我就停了大半年。

無可否認,我在這段時間吸收了極多寫作的養份。可惜,我還未能找到符合自己的風格。

但如此擱筆,只會繼續蹉跎歲月。今天,我就姑且一揮封塵大半年的拙筆,重新上路。

思前想後,最終還是「暫時」放棄了….

自從十五年前離開蘋果後,我從未停止重返蘋果的想法,但基於財政現實的考慮,我仍無法在iPod以後再進一步。

蘋果的獨特性,無可否認地為其用家製造了一種階級性的虛榮,彷彿就是全城至潮至型的象徵。當年的iPod,現在的iPhone… 蘋果機在性能上未必壓倒性地超越對手,但其品牌地位始終就是如此穏如泰山。

我不得不坦承自己對這跨媒體品牌的盲目推崇,根本就等同於女士們對名牌手袋服飾的瘋狂渴求。

這一刻,沉迷於蘋果的誘惑或許只會令我目眩神迷,我還是安靜下來專心做事吧!

NEW WAY和加州紅,尤其是世紀香港酒店地庫的那一間,還有天樂里轉角那一間,曾經是我跟同學好友頻密地相聚消遣的地方。

那些老地方,就連同怡和街麥記一起,構成我們的集體回憶。

當年於中環上班,我們一眾年輕人亦曾於兩小時的午飯時間內趕忙到灣仔的加州紅大展歌喉。

但,不知何故,有一天我突然「覺悟」,始終,要做的事實在太多,我已經過了十多年的唱K生活,我斷不能如此繼續下去。再者,跟朋友共聚的機會愈來愈珍貴,但偏偏K房這熱鬧嘈吵的個人表演場地根本就在阻礙我們談天說地。自此,我便戒掉這消遣,對一切唱K活動均避之則吉。

近來,一位要好的同事離職,大家一夥兒湧往NEW WAY,我亦不好意思拒絕。

那一晚,有點回到過去的感覺。

但其實,那根本不再是過去的那份感覺。

對開首數頁的新歌一無所知是可以預料的,但我們似乎無法再唱出當年那種奔放。究竟是歲月冷卻了我們之間的熱情?還是我們連歌詞也記不牢跟不上呢?

************

下星期,我終於開學了!

反覆細閱那似曾相識的course outline,心裡實在有著莫名的興奮。我還特意到citysuper買文具預備開學,過去的感覺好像回來了!

那是多麼的教人興奮忐忑!

但當我想到前日開會過後寫下來的三頁紙未完成工作清單,再回望course outline上的時間表,我實在有點擔憂!

屆時遇上的,只會是四方八面的壓力,而不再是過去那青葱歲月….

你的名字一直伴我成長,但我不得不慚愧地招認自己多年來對你演藝成就的無知。當我開始懂事並留意國際娛槳新聞之時,我只知道你深受各式各樣的醜聞困擾,而你在我心目的形象就是一個曾經不斷整容並有孌童癖好的過氣歌星。

當你離開人世的消息傳至香港,我並沒有多大反應。

剛巧,公司裡一位快將離職的同事曾經是你的樂迷,而我正跟一眾同儕籌備歡送會時才得知此事,便急忙上網學習你的舞步,而備在歡送會中表演娛賓。

那天晚上,我才首次觀看你當年載譽全球的音樂錄影,還有那些神乎其技的月球漫步和四十度全身傾斜。此時此刻,我才懂得欣賞你,我才開始崇拜你,但當然一切亦已經太遲了!

也許,五十年後,世人不會記得你的整容醜聞和孌童官司,但絕不會忘掉你傳奇性的音樂舞蹈成就!

R.I.P.

前文提及龔林兩人被雜誌記者揭發其「地下情」,筆者無意評論他們的道德價值,但平心而論這種事情其實相當平常,問題就在於他們正是在本地財經界名氣極響的「方卓如」和「小飛俠」!

公眾人物受盛名所累,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維園阿伯」公開發表相當偏激的言論,大部份港人均不為所動,可是當成龍在海南島的博鰲論壇上失言,大家就顧不得公眾人物本身的甚麼言論自由而肆意群起討伐。當青少年販毒問題日漸嚴重,律政司司長黃仁龍帶頭宣揚「不可一、不可再」亦無法令社會高度關注,直至歌星關楚耀和衛詩兩人於東京因藏毒被捕,社會輿論迅即大肆評擊有關人士。

大部份民眾都會期望所有公眾人物均能做到一個「好榜樣」,故而對他們期望過高,令大部份業已喪失私隠權的公眾人物連自己的私人生活亦要被放在社會的道德放大鏡下讓人仔細審視。可是,香港社會價值觀比鄰近不少亞洲華人地區還要保守,亦缺乏對多元化價值觀的包容,公眾人物做「錯」一點小事便動輒得咎為千夫所指,每天生活如履薄冰。

這還不夠!最無辜的當然是他們身邊的親友。他們沒有享受公眾人物的「特權」,但卻受盡被人監視指點的痛苦。

作為大多數的群眾,我們可能會從指罵這些公眾人物的隠秘私事而得到一種無形的優越感和快感,但有時倒也要注意一點「口德」罷!

或許,龔耀輝的風流史正是不少港男的生存目標!

年輕專業人士當上上市公司行政總裁,敗選立法會後亦有足夠財政能力逍遙自在地享受人生,每天在著名財經報章的專欄裡談天說地,晚上駕馳著四驅車跟美女主播約會….

主播林燕玲的不少小粉絲可能多年來亦只懂呆在電視前靜候偶像那梨渦淺笑,發夢也想不到自己能如此「有型」地跟主播到數碼港偷情約會。不少年輕的會計師捱更抵夜,現在終於發現努力工作背後的動力。

「虛榮」從來都是那麼吸引!

假如,那名墨西哥旅客當晚跟龔林二人一同入住數碼港那所酒店….

數十年後回望,這些「虛榮」還算得上甚麼呢?

良久未有機會欣賞一齣教人如此印象深刻的電影!

在報章上得知琦溫斯莉獲奧斯卡提名,才留意到這對鐵達尼金童玉女相隔十數年後的再度合作。今天,故事情節已不是當年那種轟動一時的偉大商業愛情片,而是一齣將殘酷現實放諸觀眾眼前的小品。

當女主角似乎能夠拋開現實鉫鎖,勇往直前地攡抱理想,一切安排就是浪漫得近乎完美,那份「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瀟灑更是教人嚮往。離開戲院時,筆者亦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

日出而作,夜深仍未息。我們如此辛勞,為的是甚麼呢?

電影最終的悲劇收場固然教人惋惜,但筆者相信電影中的男女主角縱使能成功擺脫當前的現實生活遠走高飛,亦難以確切地實踐理想,其中最大的問題是:他們根本還未知道自己要實踐怎麼樣的理想!事實上,男女主角當時決定出走,其實就是逃避現實!

要好好地幹一番自己的理想事業,當然是大部份人心目中的夢想。年輕人相信轟轟烈烈的革命,以激進的改變為生活帶來希望。年紀愈大,對這種浪漫革命的冀盼亦不復當年的熱情,由此對現實的不斷妥協亦漸漸地令人意志消沉。

人生浮於世,營營役役,要在庸碌的大半生中實現理想的確並非易事。但樂觀點向前看,我們何不把握現在的機會,在努力工作以支持現實生活的同時,好好裝備自己的軟硬件,好讓自己日後在條件成熟之際能夠得心應手地開展自己的理想事業。

對於一個求知慾強的小伙子來說,生活在這個資訊爆炸而又瞬息萬變的社會中,實在有點疲於奔命。

每天早上,筆者努力地於上班途中的十五分鐘內完成閱讀手中的免費報紙,汲取「雞精」式的新聞資訊,繼而在午飯時間於辦公室內透過網上信報尋找較深入的政經報導和分析,間中亦會四處瀏覽尋覓最新資訊。每逢週末,筆者更似還債般趕讀每週的《U-MAGAZINE》,還有《信報財經月刊》、《文化現場》、《ECONOMIST》和《META》等刊物,更有堆積如山的新書舊書,生理上嚴重負荷透支,心理意志上卻又樂此不疲。

未曾飽讀詩書,總難以寫出好的文章。筆者眼見坊間有質素的專欄健筆縱使學識何等博大精深亦必須勤作資料搜集,亦漸漸不敢在這網上園地胡作非為。從前筆者欲提筆論政,雖能行文千多字而不感困難,但內容空洞無物,來回論述同一論點,亦始終難登大雅之堂。要痛改前非,則必須勤讀書刊,卻又總難以在閱讀興趣和正常工作中找到平衡。

要維持生活已經不容易,要在殘酷的現實生活中堅持理想可謂難上加難!

*************************************

香港華仁書院物理科梁啓榮老師於2009年2月9日凌晨因為心臟病逝世

*************************************

他執教多年,並不太受學生歡迎。

他說過不少道理,但我們當年只以為是歪理。

當年,我們更曾激烈抗爭,在課室內花了一整個午飯時間反複爭論。

後來,當大家升讀預科後,關係竟又變得融洽起來。

由此,透過多點理性的交談,筆者彷彿感受到他嚴苛的訓導身份後那份「打者愛也」的心,亦從其對課堂外的交流中認識物理學科內外不少更有趣的點滴。自問對科學天份不高的筆者,亦曾經迷上這門博大精深的物理學。

預科畢業那一年,我們一眾小伙子出外歡慶,更有幸見識他的歌喉。

還有,當他告訴我們女兒快將出世那當父親的喜悅,令我們意識到他根本不是那火紅年頭跟我們在班房內對立理論的那個他!

*************************************

現在,我說不出他教曉我的東西,但我清楚知道他是其中一位對我影響最深的好老師,今日筆者的價值觀或多或少亦是當年的潛移默化(甚或是當年黃毛丫頭眼中的歪理)。

*************************************

以生命影響生命,我能夠在生命中遇上你,絕對是我的運氣。

PhyLeung,願你安息!

亦願你幼小的兒女能繼續茁壯成長!

*************************************

註:有關訃文已於華仁官方網頁刊登,有心人請留意有關募捐事宜。

另註:歡迎有心人往Faceboook群組網頁閱取最新資訊或留言。

對於一向早出晚歸的筆者來說,要趕回家觀看十一點半的無綫晚間新聞其實已有著一定的難度。筆者過去一星期不幸患上重感冒,方能「有幸」趕回家中觀看十一時正開始的新版無綫晚間新聞。

晚間新聞由從前不足半小時的一氣呵成加長至四十五分鐘的三小節,新聞部得以利用更多時間報導新聞。就筆者所觀察,部份被放於首節報導的要聞得以重點報導,期間加插不少有關背景的交代和分析,而最後一節則被用作專題報導,形式類似濃縮版的「新聞透視」。體育部份亦加插更多籃球精采片段,亦有球賽片段的定鏡技術分析指導。壓軸的天氣報告則以較輕鬆的手法帶出,但天氣女郎的過份活潑則突兀得令人錯愕。

簡單而言,大部份的全新報導手法都是「抄外國」,但整體而言,這次抄襲可能無綫近年各類型抄作中最令筆者受落的一次,亦是最值得大眾欣賞的一次。

當本地市民均放棄傳統報章轉讀即食免費精裝版,電視台的深夜晚間新聞時段所能發揮的影響力其實比從前更大,難得三色台願意騰出中產觀眾的黃金時間讓新聞部發揮所長,實乃本地觀眾難得的福氣。唯望無綫此舉能帶起電視台間的良性競爭,好讓觀眾能欣賞更具質素的新聞節目。

Categories